电影不只是讲故事

从画一头牛,到狩猎的故事,人类的生存,再到怎么画,如何讲。

l'homme de sa vie.jpg

同志题材电影不缺好故事,但激烈亲吻和委婉性爱镜头过后,作为媒介的电影,能够显示其艺术特性吗?

「L'homme de sa vie」这部电影做到了。被人诟病的凌乱的镜头剪切自有其意识的流动性,在视觉上发挥了电影的艺术性。全片以两位男主角的一次深夜长谈作为主轴,穿插剪辑两人及其家庭的生活片段。我所指的意识流,在于两人谈话的主题几乎可以在紧接着的穿插场景中找到隐喻。

例如,对于稳定关系,Hugo(公开的同性恋)表示稳定的关系就是爱情的消亡,是痛苦。而 Fred(已婚)说道尽管长期的关系有痛苦,但能让人感觉活着(vivant)。

紧接着,就是 Hugo 显示自己生活主张式地去了夜店;以及 Fred 开始和 Hugo 相约晨跑——一段关系的开始。

之后话题转到婚姻。Hugo 阔论婚姻中两方都对伴侣抱有期待,希望对方是完美的丈夫或妻子,双方也都在配合地扮演角色,但这是真实的我们吗?Fred 心悦诚服,坦承自己嘴笨,夸奖 Hugo 能言会道。

画面转到两人在水池洗脸的唯美画面,以及 Hugo 的心率检测手表在 Fred 碰到自己后飙升到了 140 。——双向爱慕。

电影就这样在生活场景和两人谈话的镜头间来回跳切,看似杂乱,时空颠倒,实则自有逻辑和动力。

除了剪辑之外,景别和视角也同样变化纷繁。高处俯视的观察角度,近到特写甚至显微镜的注视。Fred 的视角;妻子的视角;孩子的视角;梦境;自由转换,并且这样的转换不是随意的,而是服务于本片的标题。

本片中文译作「他生命中的男人」,我不能同意。法文原文不特指「他」,而是「祂生命中的男人」,因此视角的转换就意味着这可能是指 Fred 生命中遇到 Hugo,觉醒新的爱欲;也可能指 Hugo 生命中遇到 Fred,认真的喜欢变成可能;亦可能是妻子生活中的丈夫,婚姻的维系与反思;也可能是孩子生命中的父亲,如果 Fred 真的拥抱新的爱情,对于孩子又意味着什么;甚至还可能指涉家庭中性骚扰(片中 Fred 夫妻的朋友中,一位年轻女性遭到另一位中年已婚男性的骚扰)等等。

因此本片除开同性意识觉醒的好故事之外,更有灵动的剪辑,丰富的内涵。当然,别忘了唯美的镜头:男女和男男的探戈、灿烂的向日葵田、神秘的小屋四重奏……